当前位置  >  首页 > 教育教学

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 何以“化忧为优”

来源:教育强国 日期:2021-03-10 【字体:

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高速发展,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共识,在教育变革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1月30日,2024世界教育数字大会在上海开幕,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。在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赛道,引领创新变革的同时,也面临新的隐忧,如何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下的教育教学值得我们深入思考。

课堂教学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,通过数智技术实现探究式学习、个性化学习与沉浸式学习,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。数字技术既为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,也使学校育人过程面临着新的隐忧。

其一,学生“主体性弱化”之忧。在技术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过程中,教学易走入“技术主体化”与“人客体化”的歧途,这将导致学生面临主体性弱化甚至丧失的潜在风险。

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智能推荐系统,将在一定程度上悬置学生的选择权,使学生陷入层层嵌套的“信息茧房”与“数字洞穴”。在算法操控的信息洪流中,学生甚至有可能被塑造为同质化的“流水线产品”,导致个体的独特性屈服于可计算性。

其二,师生“情感疏离”之忧。在虚实融合的教学场景中,师生之间更多地形成了一种“中介化”的交往关系,这遮蔽了情感体验的生成构境,使师生之间的语言距离、心理距离、空间距离不断拉长。

而且在全景化的“技术规训”下,数字技术应用教学或成为教师情感劳动、情感教学的“机械化负担”。有观点认为,教师正在遭遇“技术过载”。

其三,师生“隐私权侵害”之忧。随着数字技术嵌入课堂教学场景,对教育主体的身份信息、行为特征进行数字化表征愈发便利,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第三方机构对教育主体的隐私信息的无限制攫取。资本的逐利属性也会进一步加剧对师生隐私权的侵害,其将采取商业、技术、经济等手段实现对教育数据的垄断式收集。

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离不开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、教育教学模式、过程的数字化重塑以及数字基础设施、技术的应用,即数字能力、数字服务以及数字环境的构建。因此,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下,学校应致力于超越数字时代的“技术悖论”,在技术应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“化忧为优”。

一是构建人机协同的精准教学模式。一方面要着力夯实教育的主体性根基。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在计算和推理方面的优势,并使教育主体从事选择、创造和决策等工作。

另一方面,大力培育师生的数字素养。师生应具备驾驭数字技术的基本能力,从而在“技术接纳”和“技术拒绝”之间进行合宜转换。

二是构建数智时代情感教学的支持体系。面对师生之间“情感疏离”之忧,可能的应对路径则在于构建数智时代情感教学的支持体系,凸显情感教育的需求。

应围绕教学组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评价、教学环境等要素做文章。如开展具身化的教育活动,创设有助于师生情感交互的混合式学习空间,营造情感教学文化。尤其是,对于作为“数字化生存”的师生而言,教学评价应避免过度局限于量化数据。

三是完善数字技术应用教学的伦理规范。数字化教育转型浪潮下,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可能带来伦理安全隐患、隐私泄露等风险,这对教师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。课堂教学应完善数字技术应用教学的伦理规范,以透明度、可信、可控、安全等为基本原则,强化伦理规范的“向善”属性,将伦理道德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框架之中。

此外,应在教育领域积极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,加强伦理框架与伦理准则的演练、实践、操作,对伦理规范的实效性进行长期追踪与研判,进而推动制度创新与政策回应。

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教学不可回避的变革背景,面对数字技术,只有采取一种积极敞开与理性批判并存的行动策略,才能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中“顺势而上”,实现技术对教育的深度赋能。